官方咨询热线:
400-7171-888
2025-09-02 10:40:10
文章来源: 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在北京市房山区的宁静村落里,村民汤女士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2017年,她倾尽多年积蓄,从李先生手中购得一处占地586平米的庭院,并正式签订了《宅基地转让协议》。这里一度成为她的避风港,她在此安居多年,尽情享受乡村的宁静时光,并于2023年进行了翻建。
然而,2025年,这份平静骤然被打破:村里启动宅基地确权工作时,同村村民齐先生突然现身,声称该房产原本属于他,并质疑转让协议的合法性。原来,2015年时,齐先生将这处庭院转让给非本村村民李先生,而两年后,李先生又将其转卖给汤女士。
对此,齐先生坚称,由于第一手合同违反了“宅基地仅限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流转”的强制性法律规定,应认定为无效,汤女士的购买合同作为衍生行为也随之失效,房产应归还给他。
这场突如其来的纷争使汤女士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她投入的一百多万资金和多年的心血,难道就这样付诸东流?汤女士的儿子吴爽眼见母亲日渐憔悴,心中也十分着急,四处打听解决办法。然而,咨询了多家律师事务所后,得到的答复均是:由于第一手转让协议无效,后续的转让亦属无效。
就在母子俩一筹莫展之际,儿子吴爽在网上了解到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在处理房产纠纷案件方面拥有众多成功案例,便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冠领律所寻求帮助。律所了解情况后,迅速指派经验丰富的律师安宁和实习律师张瑞承办此案。
接案后,律师第一时间梳理了案情,仔细研究了两份宅基地转让协议以及相关付款凭证、林权证、村委会证明等证据,并结合现行法律法规展开专业分析。律师指出,本案核心争议在于宅基地流转的合法性:根据《土地管理法》,宅基地使用权原则上仅限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转让,以保障集体权益。
本案中,齐先生将房屋转让给非本村村民李先生的行为,看似违反了“宅基地仅限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使用”的规定,但李先生后面又将房屋转卖给了本村村民汤女士,实际上实现了内部流转,并未违反《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此外,汤女士不仅全额支付了房款,还长期实际居住并对房屋进行了翻建,这些事实充分证明了她与李先生的转让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愿的表达,理应认定为合法有效。
庭审过程中,律师据理力争,通过详细阐释合同履行的连贯性及集体利益未受损害的事实,重点驳斥了对方“两份合同均属无效”的论点。同时,律师细致梳理证据链,确保全面展现汤女士的合法权益。律师在案件处理中的专业表现,不仅成功破解了法律难题,更充分彰显了冠领律师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实战能力。
2025年7月31日,法院经过审理,采纳了冠领律师的代理意见,判定汤女士与李先生签订的合同有效。这一胜诉判决不仅体现了法律对事实的尊重,更守护住了汤女士的心血与安宁。一周后,汤女士的儿子特地定制了两面鲜艳的锦旗,亲自送到冠领律所,以表达对办案律师的诚挚感激之情。(除冠领律师外,本文人物均为化名)
撰稿人:许少清
审稿人:张冠彬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冠领(上海)律师事务所©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31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