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咨询热线:
400-7171-888
2025-07-07 09:54:08
文章来源: 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2024年初春,广州某小型加工厂内,崔先生夫妇面对一叠加工单据,眉头紧锁,广州某皮具公司及其老板李先生夫妇拖欠的十多万元加工费,如巨石般压得两人喘不过气。
多次催讨无果,崔先生夫妇毅然决定拿起法律武器维权。他们迅速联系了北京冠领(广州)律师事务所,律所指派律师朱启立代理此案。冠领律师的介入,为这起错综复杂的加工合同纠纷带来了转机。
双方的合作始于2019年。崔先生夫妇以皮具加工为业,与经营箱包销售的李先生夫妇达成口头协议:李先生夫妇提供原材料,崔先生夫妇按模板加工,加工费按尺寸计算,涂料费从加工费中扣除。起初,双方合作顺利。2022年,李先生夫妇成立箱包公司,继续与崔先生夫妇合作。直到2023年,矛盾逐渐显现。
2023年7月至12月,崔先生夫妇按约完成大量皮具加工,但李先生夫妇迟迟未支付加工费。多次催促后,李先生夫妇以“尺寸不符”“数量虚报”等理由拒绝支付十多万元加工费,甚至反称崔先生夫妇此前多收8万余元,要求返还。款项拖欠本就严重影响工厂运营,如今面对“倒打一耙”的局面,崔先生夫妇更是无奈,于是求助到冠领(广州)分所。
冠领律师迅速捕捉到案件核心:双方未签订书面合同,交易仅凭口头约定和手写单据。律师细致审查多年合作单据,了解双方的交易内容和交易习惯。在此过程中,一张被忽视的结算纸条引起了律师的注意,末尾手写着“一共17万元”。崔先生称,他与李先生就2023年的加工对过账,该纸条由李先生所写。律师认定,此纸条是破局关键!
律师进一步调查发现,箱包公司为李先生独资,其妻子任监事。收集相关证据后,律师代理崔先生夫妇将箱包公司及李先生夫妇诉至法院,要求他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
庭审中,李先生否认双方对过账,更否认手写过结算纸条,也不认可该金额。律师当机立断,向法院申请进行笔迹鉴定。鉴定结果显示,该纸条确为李先生所写,证实双方已结算2023年下半年加工费。
见此情形,三个被告随即辩称17万元并非欠款。冠领律师进一步举证,提交崔先生的银行流水,证明李先生2024年初支付1.5万元,崔先生微信中明确提及剩余15万余元。李先生虽就尺寸问题提出异议,但未否认欠款。三个被告主张“虚报尺寸”却无有效证据,而崔先生夫妇提交的聊天记录、鉴定报告形成了证据闭环。
最后,律师强调,箱包公司为李先生的独资公司,因其未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其应承担连带责任。李先生的妻子作为监事,深度参与经营,实际享受公司收益,亦应担责。
2025年5月,法院审理后采信了冠领律师的主张,认定被告未举证证明金额计算有误,应承担不利后果,故判决箱包公司限期支付崔先生夫妇15万余元加工费及利息,李先生夫妇承担连带责任。
冠领律师以四两拨千斤的智慧,将一张险被埋没的纸条化作铁证,为委托人追回血汗钱,捍卫了劳动者的正义!
撰稿人:郭滢
审稿人:张冠彬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冠领(上海)律师事务所©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31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