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咨询热线:
400-7171-888
2025-03-31 09:49:57
文章来源: 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李明在上海从事布料生意,一直秉持诚信经营,在业内口碑不错。2014年,经朋友牵线搭桥,他结识了上海某制衣厂的“负责人”陈岳,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就达成了合作意向,约定由李明为制衣厂供应布料。
起初,合作进展颇为顺利,李明依约陆续向制衣厂供应了1.6万多公斤布料,货款约87万元。制衣厂前期也按时支付了55万元货款,可之后却开始拖欠剩余款项。到了2016年8月,陈岳向李明出具了一张欠条,明确欠其31万货款,并承诺会尽快偿还。
然而,承诺并未如期兑现。此后几年,李明多次尝试联系陈岳还款。一开始,陈岳还会找各种借口推脱,后来索性直接不接电话、不回消息。李明的生意因这笔欠款陷入困境,资金周转困难,一些合作项目也被迫搁置。
无奈之下,2023年,李明决定寻求法律帮助。经多方打听,他找到了北京冠领(上海)律师事务所,并见到了律所指派的方道泽律师。李明向冠领律师详细讲述了事情的经过,焦急地说道:“方律师,这些年我被这笔欠款折腾得够呛,生意也快做不下去了,您一定要帮帮我。”冠领律师认真听完,仔细查看了李明提供的欠条等相关证据,随后安慰道:“您先别着急,我们律所一定会竭尽全力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冠领律师随即迅速行动起来,深入研究案件细节,制定了详细的诉讼策略。案件进入诉讼阶段,陈岳提出了一系列抗辩理由。他辩称自己只是制衣厂的业务员,并非适格主体,欠款应由当时的投资人承担;还声称欠条是在李明的恐吓和胁迫下写的,并非其真实意思表示,应属无效;同时,他认为本案诉讼时效已过,李明无权再追讨欠款。
面对陈岳的诸多理由,冠领律师沉着应对,出示了精心准备的证据,针对陈岳的每一项抗辩进行有力回击。对于陈岳提出的主体不适格问题,冠领律师指出,虽然制衣厂存在投资人变更和财产转让协议,但该协议仅对协议双方有约束力,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而李明作为合法债权人,有权向出具欠条的陈岳主张权利。
在反驳欠条无效的说法时,冠领律师表示,陈岳声称受胁迫却拿不出任何证据,且在之后的数年里,面对李明的多次催款,陈岳都有过还款的承诺,这足以证明欠条是其真实意思的体现。
关于诉讼时效问题,冠领律师通过展示整理好的微信聊天记录,清晰地呈现出李明多次积极催款的事实,成功证明诉讼时效多次中断,李明提起诉讼并未超过时效。
经过激烈的庭审辩论,法院最终作出判决,支持了李明的诉讼请求,要求陈岳归还欠款31万元,并支付相应的逾期付款损失。
收到判决书的那一刻,李明眼眶湿润了,他激动地对冠领律师说:“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专业、负责,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冠领律师微笑着回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能帮您解决问题,我们也很欣慰。”这场胜诉,不仅让李明的生意迎来转机,也再次彰显了冠领律师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的专业实力。(除冠领律师外,本文人物均为化名)
撰稿人:姚晓婷
审核主编:张冠彬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冠领(上海)律师事务所©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31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