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咨询热线:
400-7171-888
A N N O U N C N M E N T
2025-02-20 15:11:48
文章来源: 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顾某因涉嫌伪造机动车行驶证、虚构资质骗取他人钱款、威胁婚外情对象索要财物,被控诈骗罪、敲诈勒索罪及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2024年9月,广东省惠州市某县人民检察院正式提起公诉,案件涉及金额超30万元,若三罪并立,刑期或将突破十年。在冠领律师强有力的辩护下,法院最终仅认定诈骗罪、伪造证件罪成立,敲诈勒索罪因证据不足未被采纳,顾某获刑三年八个月。
2023年11月,顾某因伪造证件首次被刑拘,家属得知案件可能牵连多项重罪后几近崩溃。其妻紧急致电北京冠领(深圳)律师事务所,哽咽道:“他要是背上三项罪名,家就彻底散了!”律所指派律师李凡、张弦紧急介入时,案件已进入补充侦查阶段。由于时间紧迫,且家属反复强调“无论如何要保住他”,律师次日清晨即驱车赶赴看守所进行会见。在会见过程中,律师一方面安抚当事人的情绪,另一方面迅速梳理案件脉络,制定辩护策略。
本案涉及三项罪名,律师经过研判后,将辩护核心聚焦于敲诈勒索罪的排除。针对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顾某为他人伪造行驶证的事实确凿,但律师指出其仅提供技术帮助,未直接参与诈骗分赃,且主动投案,依法应从轻处罚。诈骗罪部分,顾某虚构“办理店铺转让、消防资质”等事实,骗取他人9万元,律师提出其自首后曾积极协商退赔,虽未果,但主观恶性较低,建议从宽。在最为关键的敲诈勒索罪指控中,李某宣称顾某以“曝光不正当关系”相威胁索财14万元,不过仅有单方陈述及模糊的聊天记录。律师指出,双方长期存在婚外情与经济往来,转账无胁迫痕迹,部分款项甚至用于共同消费,不符合敲诈勒索“以恶害相通告”的构成要件。
案件初期,公诉机关指控顾某胁迫李某,理由是顾某有“深夜按喇叭”“发送暗示性消息”等行为。律师为应对这一指控三赴惠州开展突破性行动,在首次会见时,顾某坚称他与李某之间是“自愿借贷”关系,并且透露两人曾经共同投资、旅游,部分转账是用于偿还李某的信用卡。律师立即调取顾某的微信流水,发现有多笔双向转账记录,这印证了两人之间是“经济纠葛”而非单向勒索。
随后,律师向法院提交关键证人杨某的证言,证明双方关系亲密远超胁迫情境。庭审中,当公诉方出示双方之间含有威胁意味的聊天记录时,律师当庭驳斥:“情感冲突中的过激言辞,不能等同于刑法意义上的威胁。若情侣争吵后的一句气话即可入罪,法律将陷入主观臆断的泥潭。”律师还指出,李某报案金额与流水严重不符,其自述“被索14万元”,实际的转账记录中却含多笔无备注款项,并且部分资金流向第三方账户,无法排除存在经济纠纷的可能性。
合议庭休庭评议期间,律师紧急提交三起类案判决,强调“婚外情经济往来中,举证勒索需形成完整闭环”。最终,法院采纳辩护意见,认定敲诈勒索“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该罪名被彻底剔除。
2024年12月,法院作出判决,顾某因伪造证件罪、诈骗罪被判处三年八个月有期徒刑。宣判当日,家属泪洒法庭,他们紧握律师双手连声道谢,律师凭借其专业能力与执着态度,将刑期压缩至法定最低限度,更洗刷了关键罪名,为当事人赢得重生希望。
撰稿人:李晓雯
审稿人:段光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冠领(上海)律师事务所©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31340号